关于万泰娱乐
你的位置:万泰娱乐 > 关于万泰娱乐 > 看完长津湖战报后,斯大林当即下令:给志愿军36个师的装备
看完长津湖战报后,斯大林当即下令:给志愿军36个师的装备

发布日期:2024-07-22 04:16    点击次数:198

前言

“报告!长津湖一战大捷,经过激烈的对战,志愿军胜美军,双方战况惨不忍睹!”这是手下送来的长津湖战报。斯大林看完后,做出一个令人无比震惊的决定。

这一决定让众人都百思不得其解,斯大林竟然下令要将36个师的装备全部交给志愿军。

要知道当初朝鲜政府同时向中国和苏联求助,斯大林收到后却久久未作出回应,现在怎么突然“变卦”了呢?

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的家园遭到了美军的大举侵犯。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作为朝鲜的邻国,展现出了友好的大国风范,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在战场上并肩作战,共同保护朝鲜人民的土地。

大家看过电影《长津湖》的都知道,这部电影就是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二阶段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为大家真切还原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美军仗着自己手里有先进的装备和庞大的军队,便目中无人,为所欲为,参战的美军将领麦克阿瑟更是心高气傲。朝鲜军队连续作战失利,无力还击,于是紧急向中国和苏联寻求帮助,希望能助朝鲜一臂之力。

而当时的中国处于建国初期,新诞生的政权还不是非常稳固,国内更是百废待兴,更何况,中国此时还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国际形势,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形成了两大阵营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关键时刻。

战火的气息萦绕到了中、苏边境的领土附近,中国领导人察觉到了一丝危险。在收到苏联求助之前,中国领导人就已经召开了会议,认为中国紧邻朝鲜,一旦朝鲜受到侵犯,中国就会陷入极其危险的处境,时时刻刻都得提心吊胆。

“远亲不如近邻”,中国是朝鲜的“邻居”,即便是威胁不到中国的国家安全,中国也有责任帮助朝鲜渡过难关。

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领导人对朝鲜人民的帮助十分重视,随即就组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往支援朝鲜。虽然中国本身都是十分艰难的境地,但还是毅然决然派出志愿军,毫不犹豫向朝鲜伸出了援手。与中国相比,苏联的态度可谓是犹豫不决、一波三折。

斯大林认为新中国刚刚成立,即便苏联有中国的帮助,这场仗也不一定能打赢。到时候彻底得罪了美国,不仅帮不上忙,自己也会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苏联不就大难临头了吗?那么面对朝鲜的求助,苏联帮还是不帮呢?斯大林并不想让苏联陷入下这个“火海”。

斯大林迟迟没有给出正面回应,但也没有明确表示拒绝出手。大家可能认为斯大林已经委婉的对朝鲜的求助表示了拒绝,其实不然。作为一位政治家,先不论他的功绩和作为,他确实是为了苏联整体利益考虑,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斯大林还在观望。

事实上,经长津湖一战后,斯大林作出的行动就彻底证实了我们的结论。那段历史,是中国和美国都无法轻易忘却的惨痛记忆,中美双方在这场战役中都付出了十分沉重的代价。

长津湖战役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当朝鲜战争第一次战役以美军的失败结束时,骄傲的美国大兵们并不认为朝鲜有了中国这个“帮手”,就能和他们强大的美国的相抗衡了。他们的长官麦克阿瑟虽然极富才华,但也是一位眼高于顶的自负者。

麦克阿瑟根本就不把志愿军放在眼里,他认为中国出兵对朝鲜施以援手只是为了装装样子,真实目的是为了保护中国边境的安全,出兵朝鲜只是顺手的事。甚至,麦克阿瑟曾在美国众多媒体记者面前夸下海口,称自己一定能拿下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

麦克阿瑟认为中国的装备落后,军队也没有受到过专业统一的训练,想要打败中国简直是易如反掌。俗话说得好啊,“骄兵必败”。麦克阿瑟不顾美国总统的劝阻,执意带兵越过“三八线”,公然挑衅中国和志愿军。

志愿军忍无可忍,拿起武器奋起反抗,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好好上了一节课。然而这位美国长官此时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志愿军趁着夜色将了美国一军。

美军晚上的防备极为松懈,士兵们打盹的打盹,说笑的说笑,哪儿有一点守卫的样子。志愿军就趁着这时候发起进攻,不出意外的取得了胜利,志愿军缴获了美军大部分装备和枪械,做到这些,志愿军仅仅花费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

麦克阿瑟羞愤难忍,随即就开始筹备第二次战役。随着战役彻底打响,11月27日,美国大兵吃饱喝足后就轻装上阵,沿着一条小路慢慢前进,大雪纷飞,他们穿着防寒的衣物仍觉得没有丝毫用处。

按照计划,这支队伍即将和另外一支军队会合,共同对付志愿军和朝鲜军队。但是他们未曾料到,在这白雪皑皑的长津湖一带,志愿军早早地就做好了埋伏,准备了一招“瓮中捉鳖”。换作是任何一支军队,都无法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下会有人冒着被冻死的风险做好了埋伏吧?

不错,志愿军就做到了“想常人不敢想的事,做常人不敢做”的事情。或许,会有人觉得这样的决策难道不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吗?是吗?是,但是,在形势千变万化的战场上,能有几次这样的好机会呢?

在志愿军眼里,生死从来不是最重要的抉择,战场上的每一个举动都关乎着国家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的存亡。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里大雪纷飞,志愿军们身着白色的单衣,大雪也掩盖了他们的踪迹。

恶劣的气候条件,物资非常有限,志愿军们被冻得伤的伤、死的死,医疗物资紧缺,得不到及时救治,志愿军的处境一天比一天艰难。但是没有一个人想要退缩,从来没有。大雪压住了他们的睫毛,却没有压住他们想要保家卫国的背脊。

终于,他们在漫天雪白的世界中发现了美军的踪迹,志愿军们整装待发,全体戒备,举着枪支的手都快要变得僵硬,脸也被冻得惨白。美军只顾着自己会不会被冻死,哪还顾得上有没有埋伏,当他们前进到这一地带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所有退路。

不战,死路一条;战,尚有一线生机。志愿军和美军就在这种情况下打下了长津湖战役,美军多次试图突围,他们的装备每隔一会就要开火,不然会彻底“凉凉”。即使美军有厚厚的防寒衣,但是这并不能阻挡严寒的侵蚀,美军握着枪支的手指,一不留神就会被粘掉一层皮。

志愿军们就不怕冷吗?他们也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但是他们的身上有着千万斤的重担,志愿军们视死如归,无惧严寒,在他们的猛烈进攻下,美军每小时只能前进五百米,弹药用尽了,志愿军们就以肉相搏。

志愿军不要命似的不断发起进攻,美军感到十分震惊。在志愿军的拼死抵抗下,即便美军拥有绝对的装备优势,也早就被消耗的一丝不剩了。虽然斯大林没有做出援助,但是他十分关注战场上的形势,当他看到长津湖战报后,对志愿军做出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同时,斯大林下令将36个师的物资加急送到朝鲜,还嘱咐一定要交到志愿军的手里。不久后,斯大林公开向朝鲜表示了隆重的歉意:“战争初期,因为我的判断失误,出兵晚了一些,还请元帅见谅。”